当前位置:

  1. 首页
  2. 理论专题
  3. 探索争鸣

《资本论》中是劳动本体论吗?

信息时间:2017-07-03

作者:胡岳岷

阅读次数:

字号大小:

 

   “本体论”是一个深奥的哲学问题,也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无法回避的问题。谭苑苑博士的《试析马克思〈资本论〉劳动本体论思想》(《当代经济研究》2016年第8)(以下简称《谭文》)一文,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立了劳动本体论思想”,并从“劳动价值论”“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资本主义工资”和“资本的积累”等五个方面论证了《资本论》的劳动本体论思想。本人认为,博士的观点有失偏颇,值得商榷。现就这一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谭博士和学术界同仁。
  一、何谓“本体论”?
  “哲学作为一种形上之思离不开本体论,历史上一切哲学体系都是在特定的本体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探讨哲学问题的时候,本体论是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
  1.本体论的释义
  本体论,其英文表达为“ontology,德文表达是“ontologie,法文表达是“ontologie,这些表达都源自于拉丁文“ontologia”。仅就字面意思而言,它指的是关于“on”的“logos”。纵观学术界对于“ontologia”的翻译,主要有四种:(1)“有”或“万有”,杨一之先生在翻译黑格尔的《逻辑学》中采用此说;(2)“本体”或“实体”,大多数哲学教材和哲学史教材都采用此说;(3)“是”或“是者”,陈康先生在翻译柏拉图的《巴曼尼得斯篇》采用此说;(4)“存在”或“在”,熊伟先生和陈嘉映先生在翻译海德格尔著作时候采用此说。因此,有的学者在回应“究竟什么是本体论问题本身即哲学本体论究竟要探究和解决什么问题”时,将其理解为:“本原之在说”“实体之在说”“逻辑之在说”和“客观之在说”。
  2.马克思的“本体论承诺”
  同任何哲学一样,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有自己的“本体论承诺”。学术界对于马克思的本体论存在着较大的争议。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问题上: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到底有没有本体论?以高清海、孙伯两位老先生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认为马克思没有本体论。高老先生认为,马克思哲学所确立的“实践的”观点与思维方式,此即马克思超越旧式唯物主义和一切唯心主义的关键所在,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不是关于“本体形态”的变革,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革命”。孙老先生对于将马克思哲学归结为物质、实践、社会本体论的做法,是持反对意见的。他认为,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并非在于他发现了一种全新的本体论,而是“发现了任何哲学的‘本体论承诺’都有其无意识的社会存在前提”。当然,学术界主流依然认为马克思哲学里面有关于“本体论的承诺”。由此便引申出第二个问题,即如果说马克思有本体论,那它究竟是何种本体论?大体归结起来,学术界将马克思的本体论归为四种:(1)物质本体论。这是深受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感染的学者所持的观点,因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其“物质性”。现实的世界是客观的,是物质的。物质就是我们生活世界的基本与本质,在这样的世界中,实践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组成部分,根本不可能成为本体。马克思哲学所要讲的本体,应是将自然、社会和思维囊括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原与基础,而这样的“本体”就只能是物质,而不能是其他别的什么范畴。(2)实践本体论。杨耕教授认为“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作用”,并借此说明了实践本体论的意义——“不仅体现在世界的二重化以及人类世界的形成上,而且还体现在人类世界的不断发展中”。吴晓明教授则直言:“马克思的实践学说乃是新世界观的实质和根本”,并详细论证了“在马克思那里,实践学说的本体论意义事实上正是其全部哲学革命的基础,是其超越和摆脱全部意识形态幻觉的根本”。(3)社会存在本体论。深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卢卡奇的代表作——《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影响,学术界有部分学者判定,在当下研究哲学问题应该以社会存在为出发点,继而去解释一切自然的和社会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社会存在本体论即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所在。(4)生活(生存)本体论。马克思哲学异质于西方哲学的地方便在于,这一理论是以“历史的逻辑”和“人的逻辑”分别扬弃了“科学的逻辑”和“物的逻辑”。将人视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重心,继而马克思哲学是一种“生活本体论”,或者“生存本体论”。贺来教授著文详细阐明了“生存本体论”的“理论根据”“主要问题”“基本内容”和“根本旨趣”。邹诗鹏教授是全国研究生存论著述颇丰的学者,他在《生存论研究》和《转化之路——生存论续探》两本书中分别表达了其生存论思想。第三个问题是,马克思本体论的发展理路又是怎样的?俞吾金先生对马克思本体论的演化之路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他认为,马克思的本体论学说历经了五个发展阶段:“自我意识本体论”阶段、“情欲本体论”阶段、“实践本体论”阶段、“生产劳动本体论”阶段和“社会存在本体论”阶段。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力图回应《资本论》中是否是劳动本体论的问题。为此本文假定马克思思想中有本体论,但上述本体论的争论并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故而“悬置”不言。
  二、马克思在何种意义上使劳动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
  劳动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的重要作用,通过“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观点,就能清楚而直观地体现出来。可以说,劳动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曾将劳动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1.马克思劳动本体论的孕育与萌芽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劳动(尤其是异化劳动)的分析,马克思拉开了劳动本体论的序幕。一是人类本质力量得到了基本澄清。不同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活动,也不同于费尔巴哈的“类”活动,马克思直接将人的“类”特性归为自由自觉的活动。通过人类特有的对象化活动,人的本质才得以呈现,人的自身的存在才得以确认,劳动之中蕴含着的人性的张力才得以彰显。二是劳动之于人类社会的决定性作用得到了初步阐明。在马克思那里,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不仅使人能够直立行走,还使人形成了复杂的社会联系。可以说,“全部人的活动迄今为止都是劳动”。三是“关于人的科学本身是人自己实践活动的产物”。人通过劳动创造适合我们生存的对象世界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无机世界的改造。只有在这个时候,“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四是劳动才是全部历史运动的“创造者”“亲历者”和“见证者”。换言之,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劳动史,“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2.马克思劳动本体论的成熟与确定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确立,也标志着劳动本体论的成熟。马克思的理论剖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1)将劳动实践活动与其他的活动区别开来,论述了劳动活动的决定性作用;(2)将生产活动的内在矛盾充分地表达了出来;(3)充分论证了生产活动的中介作用。具体来说,这两部著作标志着劳动本体论的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物质生产便没有人类的历史。同时,劳动实践活动构成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因此,一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都会讲“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观点”。这无疑是对劳动本体论最为直接的论述。二是确定了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前提——从事劳动的有生命的个人。在马克思看来,研究像鲁滨逊那样的人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它的对象必须是“一些现实的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物质生活条件”。可见,马克思是从劳动出发,来完成对人的本质及其活动的理论研究的,这也是马克思高于黑格尔(“绝对精神”)、费尔巴哈(“类”)和施蒂纳(“唯一者”)的关键所在。三是确定了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四项活动。从劳动生产的角度,马克思考察了历史关系的四个同时存在并在历史上持续发挥作用的“活动”。马克思将这些活动称之为“原初历史”的活动,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的活动(生产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历史活动)、物质生活的再生产活动(“新需要”的生产)、人自身的生产活动(种的繁衍)和社会关系的生产。四是确立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在马克思看来,“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人们的生产生活不会与交往形式之间处于永久的和平之中,二者之间可能并且一定会发生矛盾。不过,生产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交往形式)可以反作用于生产力。总之,在马克思那里,“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的应有之义此时终于获得了承认”。
  3.马克思劳动本体论的延伸与裂变
  《资本论》系列手稿,既是通向《资本论》的“路标”,也是记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思想的核心文本。马克思的这一系列“手稿”呈现给我们的他的思想轨迹是——在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中,劳动本体论没有向前延伸,而是发生了“裂变”。在一定意义上,劳动作为社会存在的本体,乃是一切社会存在和继续发展的重要纽带。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时的马克思对于劳动本体论已经有所动摇。其根据在于:一是“物质生产”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要实现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批判性考察,就难以绕过“物质生产”及其方式。而考察的语境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一“物质生产”其实就是“劳动一般”。在《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提出:“摆在我们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更加确切地说,马克思借助于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以物质生产妥善解决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出发点问题。二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较为清晰地再现了“劳动一般”这一范畴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的历史抽象过程。在货币主义者眼中,财富完全是“自身之外的物”;重商主义者看到了财富背后的劳动因素,他们开始注意到商业劳动和工业劳动的作用,这已然是很大的进步了;重农主义者则进一步将“劳动的一定形式——农业——看作创造财富的劳动,不再把对象本身看作裹在货币的外衣之中,而是看作产品一般,看作劳动的一般成果了”。到亚当·斯密那里,他才将劳动抽象出来,作了综合考量。直到马克思那里,“劳动”“劳动一般”“劳动抽象”才成为了政治经济学的起点,才成了“实际上真实的东西”。三是马克思此时虽然强调了劳动的重要作用,但已经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发生了动摇。仅从《资本论》系列手稿的篇章布局来看,18571858年手稿》的“目录”主要是:“巴师夏和凯里”“导言”“货币章”和“资本章”;18591861年手稿》的“目录”主要是:“序言”“资本”和“资本章计划草稿”;18611863年手稿》的“目录”主要是:“资本一般”“资本和利润”。可见,“资本”已然取代了“劳动”的位置。从马克思为写作《资本论》所准备的系列手稿的内容来看,也是如此。所以,马克思才把他的凝聚毕生心血的得意巨著命名为《资本论》,而不是《劳动论》。所以,《谭文》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确立了劳动本体论的思想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三、《资本论》中到底是何种本体论?
  既然以“资本”为标题,很显然,马克思已将“资本”放在了他研究的中心位置。就《资本论》所研究的内容而言,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研究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无论从著作的标题、副标题,还是各卷次的命名,我们都没有发现“劳动”的身影。可见,《资本论》就是一部以资本为本体的著作。
  1.《资本论》中的“劳动”是非本体论意义上的劳动
  在《资本论》系列手稿中,马克思已不再坚持从本体论的视角去看待劳动了。到了《资本论》,马克思只将劳动视作具有“特定形式”的功能性活动,是从非本体论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的。我们之所以这样说,这是因为:一方面,马克思继续确证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劳动问题”。一是确定了劳动范畴的概念。马克思在探讨“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的时候,说的非常明白:“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本身”,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可见,劳动只是作为人类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的手段,但其重大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只要私有制不消除,劳动就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异化的境地。可以说,劳动及其异化依然是《资本论》所要研究的一大理论主题,但却是将其嵌入剩余价值理论之中的转型升级了的一大理论主题。二是阐明了劳动价值论的相关原理。在对“什么创造了财富”“什么是财富创造的核心要素”等问题的回应过程中,经济学家们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配第洞察到劳动的重要作用,继而提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论断。经由斯密和李嘉图,“劳动创造价值”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但是,古典经济学家们始终不能科学地回应“何种性质的劳动创造了价值”这一问题。因此,古典经济学最终的答案都只能是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解决了问题,实质上却走向了“歧途”。马克思在批判性地继承和反思古典经济学家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的基本思路如下:《资本论》以“商品”开篇,并确证了商品的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就前者来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的有机结合才是其源泉所在。就价值而言,“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它是抽象劳动的化身。因此,马克思总结道:“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另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就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生产使用价值”。这也就是大家所公认的观点: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商品二因素学说的基础,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另一方面,劳动力与劳动的区分,劳动力成为商品,是马克思在非本体论意义上论及劳动及其相关问题的直接证明。一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与劳动是有着严格区分的概念。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重要条件。通过考察发现,要在市场上找到这样的劳动力,“就必须具备各种条件”:(1)“商品交换本身除了包含由它自己的性质所产生的从属关系以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从属关系”;(2)“劳动力占有者没有可能出卖有自己的劳动对象化在其中的商品,而不得不把只存在于他的活的身体中的劳动力本身当作商品出卖”。二是劳动者受剥削和受压迫的起点。既然是商品,劳动力也就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就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而言,它与其他任何商品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即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就劳动力商品所代表的价值而言,它仅代表着生产它的一定量的社会平均劳动。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应该包括三部分: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劳动者家属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培训所耗费的费用。就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劳动力的使用过程即劳动过程,它是新价值创造和旧价值保存过程的统一,也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家费尽心力来购买劳动力,并处心积虑将其置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目的,就在于看到了他们可以为其创造剩余价值。可以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此时,劳动不再是人自由自觉力量的彰显,而是为剩余价值而劳动的,劳动的性质发生了重大变化。总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既没有否认劳动,又没有忽视劳动的异化;既没有将劳动视为社会存在的本体,又没有将劳动置于资本之上来讨论问题。所以,马克思自己才把他的科学发现——劳动二重性学说仅仅看作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而将以资本为本体的剩余价值学说看作是整个经济学说的基石。因为剩余价值学说就是系统揭示资本增殖、实现增殖、分配增殖的科学理论。
  2.资本是《资本论》中的“本体”
  由于“资本”是架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体,所以,资本成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为研究对象的《资本论》中的“本体论”,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这是因为,一方面,资本实质上是一种充斥于资本主义社会方方面面的社会关系。在对“现代殖民理论”的考察中,马克思发现韦克菲尔德的重大功绩就在于发现了“资本不是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对“三位一体的公式”的考察之后,马克思几乎重复了以上的论断:“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作为这样一种极为特殊的社会关系,凡资本主义所及之处,必有资本的身影。否则,资本主义社会也就不叫“资本主义社会”了。另一方面,受资本逻辑的布控,资本主义世界是一个为资本所宰制的世界。“资本作为投入社会再生产系统中追求自身增殖的剩余劳动价值,是一种追求自我扩张的‘市场权力放大器’。它追求通过支配人的劳动而不断把客观世界‘资本化’,成为它实现价值增殖(也即市场权力的放大)的工具,由此形成了巨大的客观物质力量及其遵循的矛盾发展规律。这是物化了的‘人的本质力量’,这种物质力量及其遵循的规律强制地推动着社会经济运行。简言之,资本逻辑乃是作为物化的生产关系的资本的自身运动的矛盾规律。”换言之,以资本为主体,以商品为载体,以货币为中介,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以市场配置为方式,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占有剩余价值为目的,以剥削劳动为手段的生产过程的“逻辑”,就是资本主义的主导逻辑。在这一逻辑的管控之下,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人格化”的力量,资本这一“物”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了社会的主体。正如卢卡奇所指出的那样:“商品结构的本质已被多次强调指出过,它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所有痕迹。”在《资本论》中,“人格化”即“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家只不过是“资本的人格化”和“价值的人格化”而已。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看,资本已然“表现为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实体”。由此,资本主义社会就有了两个主体——一个是人,一个是资本。从理论上说,资本作为一个“物”,本不该处于“主体”的位置,并一定要受到人这一主体的支配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是相反。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人这一主体并没有获得支配权力,却还丧失了“主动性”。资本作为主体反而成为社会的主宰。因此,我们看到的是:资本作为“主体”,通过强制劳动(自由得一无所有的劳动者唯有在资本家的强制役使下才能苟活)支配着工人。这样一种劳动者—资本的二元对立结构,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只要资本主义不消亡,这一对立就会永久地存在下去。总之,受制于资本及其逻辑,资本主义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可归纳为:(1)在劳动本体论那里所确认的“主体”——劳动,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到了资本逻辑之中,都统统的发生了质变和异化。曾经作为主体的劳动及劳动者,现在却变成了资本不断增殖的“工具”。在资本这一“绝对主体”面前,劳动这一曾经的“主体”黯然失色,变为了“客体”。(2)劳动本体论所确认的劳动过程也变为了以创造利润为导向的资本生产过程和增殖过程。劳动不再是目的,而变成了手段。劳动过程不是人的本质的显露,而是资本增殖的过程。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资本论》中所表露出的“本体论”并非《谭文》所言的“劳动本体论”,而是“资本本体论”。这也是《资本论》之为“资本论”,而不是“劳动论”的关键所在。
  四、余论
  经典文本是我们的“根”与“源”。只有回到《资本论》中去,才能真正领会马克思经济学的奥妙。
  第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和态度去学习和研究《资本论》。在浩瀚的“书林”之中,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者纵然不必读完50卷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但《资本论》却是大家都绕不过去的经典文本。下决心读懂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百科全书之称的《资本论》,实属不易。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的《资本论》为例,就其字数而言多达242多万字。可见,要顺利读完并科学地理解这一著作就更非易事。更关键的是,《资本论》是马克思四十余年心血之大成,其创作历程跨度之大史无前例。从1843年开始直到逝世,马克思从未停止过对“政治经济学批判”问题的反复思考。可以说,要弄懂读透《资本论》,还必须辅之以其在创作这一作品过程中的“手稿”、“草稿”和“书信”,因为它们都真实地记录了马克思创作《资本论》这一经典文本的思想和心路历程。因此,要读好《资本论》,除了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外,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第二,要科学地理解《资本论》中透露出的马克思独特的思维方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独到的思维方法——“超越了黑格尔逻辑学的神秘性和抽象思辨性,超越了庸俗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抽象唯物主义及其历史的、经验的实证研究”。不仅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人们对《资本论》中应用的方法理解得很差”,现在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很多人不理解《资本论》的方法论,却以自己的观点随意解释《资本论》中的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结果就出现了许多不应该有的理论混乱。”由于《资本论》的创作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之下进行的,故应在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消化《资本论》中的“方法”。具体来说,要加深对马克思“矛盾分析法”“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和“从抽象到具体”等方法的理解。只有理解马克思所用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马克思所言、所想,也才能使自己有所悟。
  第三,资本是《资本论》的核心范畴,对它的理解决定着我们对《资本论》的理解水平。对于《资本论》的把握,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资本这一范畴是理解《资本论》的关键,也是把握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轴线。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危机发生的根源所在。对于资本及其逻辑把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着我们对《资本论》的理解水平。任何人都不能否认,以资本为本体论的《资本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标志性著作,而且是人类经济思想史上第一部以资本为研究主体的标志性著作。在《资本论》之前,没有一本系统研究资本的理论著作。正是以资本作为本体论,才从根本上奠定了《资本论》作为世界经济学说史上最伟大的理论创新的历史地位。否定马克思《资本论》的资本本体论,就是否定剩余价值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石的科学价值,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世界历史地位。马克思《资本论》中藏满了秘密,而答案,往往就挂在我们通往彼岸的桥上,你走不到那里,就无法看到。因此,欲达到彼岸,就必须不畏劳苦,砥砺前行,不要把在半程中看到的假象当作真理。更不应该为了把假象说成真理而给自己找一个迷人的理由。历史是认真的,科学也是认真的,来不得半点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