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中共松江区委党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上海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
2027年)》要求,坚持“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聚焦“五个一流”党校目标,坚定信心、奋力一跳,进一步展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党校新形象,谱写党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加快建设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贡献力量。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创干部教育培训新局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完善教学布局。高质量教育培训干部,高水平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统筹安排2024年全年办班计划,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能力支撑。落实好中央党校的基本培训要求,加强培训对象、内容、学制、周期、质量、方法六要素建设。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中履职尽责,办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专题轮训班。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不断探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干部教育培训新机制。按照“一班一策”原则,分层分类开展培训,精心组织好2024年处级领导干部轮训班、第二十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第十九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等各类班次。加强对社区党校的业务指导,完善全区党校系统的共建共享和联动机制,形成全区党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合力。
(二)紧扣主题主线,强化理论学习。紧紧扭住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主题主线,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理论学习培训。持续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内化、转化工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自觉做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确保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70%。
(三)加强政治训练,增强履职能力。坚持把政治训练贯穿干部成长全周期,推动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性教育贯穿教育培训全过程,开展党性教育考察,1个月及以上的班次全部开展党性分析。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聚焦建设“五个中心”重要使命,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放在”,大力抓好履职能力培训,提高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办好各类新任职干部培训班、高质量发展能力专题研讨班,在内容上加强精准施教,在对象上做到全员覆盖,在效果上突出务实管用。
二、加强教学改革创新,实现教学质量与管理新突破
(一)强化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进一步强化规范性、提高系统性、增强严肃性。持续推进精品课建设,继续执行第三轮精品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教师“人人出一品”。认真落实市委要求,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转化为理论课程,进一步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打造核心课程。围绕“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建设,更新与开发区情教育相关课程。发挥名师工作室的指导作用,聘请新一届工作室名师。加强与市委党校相关部门的对接合作,持续推进与六安市裕安区委党校结对共建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二)拓展培训资源,丰富教学形式。加大优质师资发掘力度,遴选和充实师资库,更新2024年松江区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和课程库。加强与兄弟党校尤其是西南片区协作体、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党校的联系,共建共享优秀师资和成熟的教学基地,促进校际合作和联合办学。灵活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推进培训方式的拓展和优化。丰富现代化教学形式,继续深化案例教学、访谈式教学、“模拟法庭”、“三带来”、“微论坛”等教学形式,开发现场教学基地,优化党性教育线路。
(三)落实管理机制,完善教学管理。加强培训计划设计,落实党校培训计划审核制度,提升培训计划针对性与实效性。坚持从严治校,对培训全过程实施从严管理,加强导学、促学、督学,严格执行《党校学风管理规定》,大力弘扬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完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彰显“用学术讲政治”教学要求,推进“互联网+”和质量评估融合发展。重视评估结果分析运用,推动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强图书服务功能,开展教材配发、电子书有声书推送等服务。
三、坚持精品科研战略,展现党校科研决咨新作为
(一)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开展科研交流合作。加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党校智库联盟交流,举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强化与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沟通联系,继续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研究室建设,按照“一区一特色”原则,完成研究室“五个一”的年度建设目标和工作任务。举办好第三届浦江源习近平法治思想论坛,围绕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主题,组织开展征文活动,加强学术思想交流。
(二)加强课题申报研究,完善科研组织管理。开展2024年各类课题申报准备工作,组织专家教授对课题申报进行指导,分层分类开展课题申报,提升立项率。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做好重点聚焦课题研究。加强已立项各类课题的督促、调研、撰写和结题工作,提高课题质量。强化科研组织管理,做好2022-2023年度上海市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优秀科研咨询成果奖、科研咨询工作组织奖的申报评选工作。
(三)强化党校智库功能,提升决咨献策能力。总结党校科研决咨工作情况,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到科研资政的过程中,落实到会、文、题、书上,作为科研决咨工作的重点项目。用好学员科研资源优势,加强“三带来”课题调研指导,促进课题转化为决咨报告。深化科研决咨指导,进一步畅通决咨成果上报机制。
四、深化“红管家”品牌建设,取得行政后勤管理新成效
(一)抓实各条线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对标党校办学质量评估体系,做好迎接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对区级党校办学质量评估“回头看”工作。召开好校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推进全年党校工作统筹部署。加强党校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党校规章制度,抓好制度执行落实。推动宣传工作上新台阶,完成党校门户网站平替改造,力争在《学习时报》发表1-2篇文章,在《上海党校通讯》区级党校栏目中稿件刊登率达到60%以上,在区级机关工作党委“一号先锋”各栏目刊发1篇以上。以“6+X”工程为抓手,每天学习一小时,每周听课一次,每月提建议一次,每季度撰写学习体会一篇,每半年交流研讨一次,每年总结述职一次,促进行政后勤人员学习、业务“两手抓”。开展参公与专职教师人员招聘工作,推进一网协同、公务之家平台运用,推动人事、财务、保密、档案、老干部等条线工作走在前列。
(二)完善后勤服务保障,确保校园安全运转。持续深化党校行政后勤“红管家”品牌建设,打造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亮丽的党校特性,又融合松江文化元素的红色学府。统筹做好吃、住、学、行等系统保障工作,提升物业、餐饮星级服务能级,开展物业项目评优工作,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监督,举办党校第二届美食节活动。抓细抓严校园安全,对内部环境开展全覆盖的常态化巡察,加强维保与维修工作。完善微型消防站建设,设立红十字会党校示范点。
(三)优化校园软硬环境,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加强与石湖荡镇政府沟通协调,不断提升党校内外部环境,力争完成校内连廊封闭改造工程,推进“上海市绿化模范单位”创建工作。营造书香校园文化,加强图书馆建设,开展党校“图书月”活动。积极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建录播直播教室,开展功能教室改造,加快智慧校园建设。
五、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迈上党组织与群团建设新台阶
(一)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按照区委统一部署,持续推进党校主题教育活动,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持续加强理论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员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打牢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持续推动解决问题,抓好整改整治、建章立制,让教职工、学员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持续改进作风,落实好“四下基层”,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要大兴务实之风、清廉之风、简朴之风,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开展好集中性纪律教育。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坚持从严治党,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坚持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三重一大”、民主集中制,依规开展发展党员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积极创建模范机关,选齐配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党校“双强型”教职工队伍。加强“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擦亮“理论宣传轻骑兵”、“行政后勤红管家”党建品牌。结合主题党日与“学术沙龙”,创新党总支与支部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第二楼组长”、“一号先锋”工作,做好扶贫帮困、结对共建与服务社区工作。
(三)开展群团组织工作,增强教职工凝聚力。按照工会相关规定,维护和保障好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创新工会活动形式,开展庆祝建国75周年红歌会、趣味运动会等符合党校特色、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继续重视青工委建设,开展符合青年人特点的文化生活,激发青年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共松江区委党校
202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