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李鸿渊)


【信息时间:2012/12/10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破坏了生态的发展难以为继,建设生态文明就是为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一、突出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基础,又处于这一基础上的主导地位。显然,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做好环境资源的工作,而是生态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全面推动文明转型、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理念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升华,也是中国自身发展模式转变的现实选择。当前,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五大建设中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一方面,针对的是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现实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和未来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具体而言: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生态文明,就是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二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三是建设生态文明是更好抢占发展制高点的需要。当前环境资源成为国家之间竞争合作的重要议题,环境问题成为国家之间博弈的重要手段,要想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增强我们国家在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的话语权。
    人类文明发展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工业文明的时间并不长。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而今,时代呼唤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第四个文明形态。
    一般而言,生态文明包含着三个重要的特征: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它要求人类在尊重自身发展权利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界和其他生命的权利,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保证环境与发展的统一。按照生态文明理念的要求,社会的消费模式应当是低流量、生态化的,是俭朴、健康而有益的,让人们由追求过分的物质享受转而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生态文明不仅要求节约资源、净化污染、控制人口增长,而且要求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
    生态文明的提出,使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价值观并不能仅仅以人本身为最终目标,人类的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人类只有在与自然协调和谐相处的前提下,才能获得真正持续、健康的功利与幸福。生态文明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2、反思工业文明,树立生态文明新理念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环境承载能力弱,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森林破坏、城市污染和水系污染还没有完全得到控制,而且生态环境破坏的速度还在加快。据有关资料显示,近10年来,由于环境破坏带来的GDP损失每年平均在2000亿元左右。这不仅给生产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既有我国资源短缺的客观现实,也有30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西方社会几百年发展才有的问题,当然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的发展的方式没有根本转变,我们的生态理念还没有根本确立。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培育生态文明理念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觉悟和进步,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实现超越首先需要人们观念上的超越和重塑。
    一是树立尊重自然的平等理念。生态文明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有主动性,自然也有主动性;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在评价自然物种的非经济价值时,要承认物种有其自身天然生存的权利。从自然的角度说,人与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因而人类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二是构建顺应自然的生态伦理。改变过去那种简单的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判断,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基本观念是全球生态环境系统整体观念和系统中诸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念。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不是人性服从于生态性,也不是生态性服从于人性,顺应自然是人类对自然保持应有的敬畏,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规律的理性选择。
    三是树立保护自然的生态哲学观。人必须认识到自己是整个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及其社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自己,就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最大财富。地球生物圈对于满足人类社会物质需求有一个限度,在这个基本限度内,它能承受人类利用资源和开展资源的负荷,吸收净化人类生产与生活排放的废物,自动调节生物圈平衡,反之,则会产生破坏。人类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以损害自然界的生物种群来满足人类无节制的需求,只能导致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枯竭,最终危害人类自身。
    事实表明,不管人类的能力有多大,人毕竟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靠自然界而生活着。人类想要永续,必须确立一种新的生态哲学观,就是与自然平等对话,和谐共存、互利共生的思想,这是人类长远发展的智慧之举。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了松江未来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生态条件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积极推行低碳发展模式,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到2015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进一步下降,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区生产总值比例达到 3%以上,城镇生活垃圾 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 90%。”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倡导和推行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适度消费,这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
    1、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同步发展
    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从原料、产品到消费,要求尽可能减少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污染物排放,减少废弃物产生,这是绿色的发展模式,是把经济发展与生态修复相互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坚持绿色发展关键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给自然休养生息的修复空间。我国有着辽阔的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这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永续发展的家园。但是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3%,面临着耕地减少过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突出问题,经济发展必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全面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珍惜每一寸国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尤其要强调开发和保护海洋国土空间资源,逐步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2、坚持循环发展,促进自然资源的再生和利用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坚持循环发展要切实改变资源利用方式。总的要求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一方面,不管是再生还是可再生资源能源都需要节约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中国资源浪费也非常惊人,利用效率非常低,就单位GDP耗能而言,中国是美国的3倍,欧洲的4倍,日本的5倍。另一方面吗,要推动能源生产革命,加大绿色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3、坚持低碳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人类文明是与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连的,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文明。生态文明要求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低碳发展需要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先是从国外兴起,这种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如今已低碳生活作为一种时尚,走进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日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参与。现实生活中的垃圾分类、低碳出行“地球一小时”等不但是处理垃圾、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的需要,更是生态文明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要求。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显然,生态文明建设单单靠理念更新和倡导远远不够,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纳入社会制度体系之中,通过制度的能量培育生态化的制度机制。
    过去十年,我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生态环环境大为改善。区十二规划明确指出:“坚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功能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把松江新城建成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宜居乐业的现代化新松江的目标,科学规划了建设宜居乐业、生态良好和美丽松江的路线图。
    1、建设“两型社会”,消除生态危机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突出强调要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因为水、大气、土壤等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总体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未来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的生态系统基础之上,使整个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致力于构造一个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两型社会”的建设显然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家庭和个人上,尤其需要的是调动社会环保公益组织的力量,组织和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在政府、社会、家庭之间形成生态保护的基本共识和良性互动,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2、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生态及综合评价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严格资源、环境相关法律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执法中的地方保护伞。二是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通过价格和税费的调控作用,来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促进资源的科学配置。三是建立市场化机制。通过建立能源要素市场,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采用市场化交易方式来调节和控制资源能源的合理使用。四是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用严格的法律责任,尤其是环境公益诉讼来保障普通公众的环境权益。
    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度创新和约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从长远看,遏制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必须建立以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政绩评价体系,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其中,用正确政绩导向加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坚持科学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发展之路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可持续发展之道路,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皮尔斯在1989年写的《绿色经济蓝皮书》中对可持续发展列出了100多种定义,其中都包含社会发展本身意义上的主要内容,强调着两种意识:一是当代人类经济发展必须确保世代间的公平,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并保护我们的环境完整与可持续利用。二是一部分人发展不损伤另一部分人利益。发展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可持续发展就是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五大系统的相互间共同进步,在人与资源方面保持资源永续利用,在人与环境方面建立生态文明。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区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松江的目标。实现上述目标,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需要全民参与,全民行动,在生态文明和美丽家园的感召下,树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倡导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共同创造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活家园。
(松江报——120606版——大讲坛)
分享到:
作者:李鸿渊
来源:科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