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的关键在于提高党员的执行力(郭玮)


【信息时间:2016/6/6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深化党内教育、净化政治生态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党员如何主动把自己摆进去,如何对照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找差距、补短板、促整改,进而武装头脑,改进自己,解决“不在组织、不守规矩、不起作用、不像党员”,以及“不敢为、不善为、不会为、不作为”等一系列执行不力的问题,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提高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执行力,争做一名合格党员,是每个党员都应认真思考的首要问题。

一、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8700多万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大举措和必经环节,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措施,也是营造党内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载体,确保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和延伸。
(一)“两学一做”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必经环节
2016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上指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基层贪腐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向基层延伸,意味着对党员的常态化、经常性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关键少数”,更要把教育的范围扩大到8700多万全体党员,反腐倡廉、“打虎拍蝇” 不仅仅局限于阶段性任务,而是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一刻也不停歇,这充分彰显了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引导广大党员自觉运用党章和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的重要途径,是教育广大党员增强看齐意识、坚决贯彻中央精神的指路明灯。
(二)“两学一做”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措施
2012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谈到,“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倘若理想信念不坚定,就是一个身心不健康的党员,纯洁性和先进性需要迫切提高。党员的思想观念、个人品质、生活作风,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整个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在很多场合下,党员不是代表个人,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组织的形象和荣誉。因此,要自觉将清正廉洁、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等高尚道德情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是要通过“学习”、“做人”、“做事”,提高广大党员的整体素质,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两学一做”是营造全党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载体
2015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看望驻西安部队时强调,“要带头廉洁自律,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自觉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如何,影响着党员的价值追求和人生取向,影响着党员的精神风貌,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政治生态需要精心营造、共同维护、不断改善。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稳固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看齐意识,开创全党上下争做合格党员的良好局面,增强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遵循和行为准则,营造全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党员的执行力
为政之要,贵在力行,重在履事。明朝政治家张居正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此话非常有道理,即使组织的决策、思路、制度再好,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执行都是纸上谈兵。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新篇章已经开启,新号角已经吹响,党员能否按照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要求,提升执行力,进而把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组织好、推动好、实践好,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执行力理念及其基本要素
执行力是完成工作任务的手段和能力,是完成任务的态度和精神,是对目标和方法的认真研究、执着跟进,简而言之,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对于党员而言,执行力是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干好日常工作的基本能力。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执行力是上传下达、综合协调的必要条件。而就全党来说,执行力是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执行力是一门技术,通过制定规则来规范、预测、控制合作成员的行为,通过团队精神和心理定势来理解、鞭策、激励合作成员。同时,执行力也是一门科学,通过识别、分析、应对、跟踪风险进行科学决策。规则制定、团队合作、风险决策则构成了执行力的三个基本要素。执行力首先是一种对于规则的尊重,没有规则的团队,只是靠江湖义气行事,组织意图难以实现。执行的基础是规则,执行的载体是团队,执行的目标是决策。执行力也是一种习惯,贯穿于工作,扎根于生活,在平时的对话交谈、人际交往、同事沟通中,执行力要素也会在言谈举止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两学一做”的基础在学
 党员时时刻刻都需要加强学习,学习党章,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重点在于明确基本标准、树立行为规范,逐条逐句通读党章,熟悉党章内容,引导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学习党规,主要是学习重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明确老百姓能做的事情,党员不一定能做,党员能做的事情,党员领导干部不一定能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重点是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最新讲话,领会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增强看齐意识,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前行力量。党员在学习教育中,需要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学,针对问题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学习、检验实效。针对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党的意识淡化、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开展学习教育,就是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补足精神之钙、扫除行为之垢、强化责任担当。
(三)“两学一做”的关键在做,即提高党员的执行力
“两学一做”最终要落实到做,落实到行动,落实到党员的执行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徐清风暖人心,加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通过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党员要自觉服务大局、服从大局,时刻不忘党员身份,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会前会后一个样、当面背后一个样。平常时候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去,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理应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前头、作表率。只有通过党员的深刻把握、透彻领会和高度认同,学习教育才能体现为自觉的执行力量,落实到做,执行起来才会更加全面、准确、清晰、彻底,力争让“两学一做”的号角吹遍全区的每一个角落,扎实迈好松江“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的第一步。
三、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助推党员的执行力建设
 “十三五”时期是基本建成现代化新松江的关键时期,2020年,宜居乐业的现代化新松江基本建成,城乡更加协调、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成。新形势对党员的执行力提出了新要求,党员要把思想转化为行动、把规划变成现实、把计划变为成果,倘若执行不力,必然导致政令不畅,出现“中梗阻”,致使工作进展不快、落实不力、效率不高。因此,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和载体,助推党员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提高自觉践行“两学一做”的执行力。
(一)强化执行理念,增强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理论自觉
坚定的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优秀品质是顺利完成任务、贯彻落实中央最新精神的有力保障,也是提升执行能力的动力源泉。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合格党员的标准和要求明确学习的方向、重点、难点,落实学习的方式方法、抓紧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果,熟练掌握科学的执行方法,如目标方法,目标越清晰,执行力越强;激励方法,通过形象激励、感情激励、信心激励、教育培训等,提升执行效率。近年来,网络媒体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运用党建网站、微博、微信、APP、实名制博客、BBS讨论等载体,通过网络,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积极探索学习新方式,把自己培养成见解高明、行动高效、本领高超的实干家。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储备理论,提高素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找准自身短板,加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方向。强化执行理念,牢固大局观念和大局意识,站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思考问题,站在本单位、本部门的角度谋划未来,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二)转变执行作风,发挥在本职工作岗位中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落实必须有结果、出实效,强化执行力,以突破瓶颈、解决自身存在问题作为检验执行力和结果落地的尺子,不进则汰、慢近则退,杜绝慢腾腾、笃悠悠的工作状态。实际上,在一定意义上,实干就是能力,落地就是水平。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党员要吃透区委、区政府精神,加强调查研究,摸清实际情况,找准契合点,立最远目标,创最佳业绩,树最优形象。思考问题要跨前一步,主动作为,积极落实。开展工作前做足准备,材料收集务求细,意见听取务求全,知识积累务求新。党和政府之所以取信于民,靠的是言必行、行必果,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党员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民服务,以务实的行动、有效的执行成效取信于民。党员要在实实在在的干事出活中体现先进性和纯洁性,体现党的先锋队性质。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党员善于创新性执行,加强团队之间合作,重视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提升执行的创新性来保证执行的实效性,通过执行方式的创新顺利实现松江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三)严明执行纪律,坚决拒绝各种诱惑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大多掌握着国家公权力,拥有着一定的行政审批权、资源配置权,社会关注度高,时刻面对的都是各种各样诱惑的考验、不同种类陷阱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明纪律和规矩,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国家法律法规前面,党的纪律和规矩是党组织和党员在政治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增强党员执行力的根本保障。重新修订的《准则》《条例》,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法各表,纪严于法,党员的底线是《条例》,说明老百姓能做的事,党员不一定能做,党员能做的事,党员领导干部不一定能做。这就要求党员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不说过头话、不办出格事、不做忘形人,不染不正之风。对执行和落实不力不实的,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对“踩红线”、“闯雷区”、“越雷池”的,要敢抓敢管,坚决查处,不留死角和空白,发挥党内法规的刚性约束作用,使党内法规真正成为党员执行和落实的硬性约束和自觉遵循,提高党员践行“两学一做”的主动性和参与热情。
 
 
发表于5月25日《松江报》“两学一做”专题
中共松江区委党校  郭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