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关键在一以贯之(张大伟)


【信息时间:2013/10/14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反腐方面的新举措,赢得海内外舆论高度评价,但也有人心存疑虑认为“难持久”。其实,如果从党的执政规律来看,当前严厉惩治腐败正是发展的一定阶段题中应有之义。从近二十年来的反腐历程来看,当前反腐取得的初步成效正是“长期抓”、“反复抓”的必然结果。

    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我国一度权钱交易猖獗,腐败严重。根据权威反腐机构“透明国际”统计,1995年我国清廉指数仅为2.16(满分为10),排名位列全球100名之外。从那时起,我国就致力于从源头上惩治腐败。一是“抓长远”。20051月,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纲要》;20084月,中纪委又出台《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至去年底,规划中的159项指标已基本完成147项,占任务总数的92%。二是“抓经常”。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先后20余次出席每年召开的中央纪委全会,并不断通过其他一些重大场合深刻阐述一系列反腐倡廉新要求、新观点、新论断。各基层单位无不把党风廉政责任制作为中心工作来抓,一刻也不放松。2012年,我国清廉指数达到3.675,排名位列全球第75位,居于印度、俄罗斯等大国之前。亚太经合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负责人曾不无公道地宣称,此成绩是“足以同在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温饱问题、极大地消除贫困相提并论的一个巨大贡献”。

    尽管瑕不掩瑜,我们仍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清廉指数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很大,腐败依然十分严重。腐败是世界各国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惩治腐败决不可能仅仅靠运动的方式短期内迅速解决,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当前,《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正在抓紧制定中。随着反腐败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正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之路,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就一定能够看到胜利的曙光。

 

(松江报——3月22日——松江时评)

分享到:
作者:张大伟
来源:党史党建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