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引人入胜 发人深省——介绍一本奇书《苦难辉煌》


【信息时间:2011/6/3  阅读次数:】【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如果有人觉得党史非常枯燥乏味,那么我建议他读这本书——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如果有人觉得党史距离现实的生活很遥远,那么我建议他读这本书——金一南的《苦难辉煌》。翻开扉页,作者是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军衔;粗看内容,全书一十六章,煌煌五十二万言。但是从第一页起,它就会牢牢吸引你的目光,让你茶饭不思、昼夜不顾,非一口气读完而不能罢手。掩卷深思,又不能不被其中的精彩妙论击节称赏。这是怎样一种魔力呢?

说它是一本奇书,是因为它以如椽巨笔,生动而真切地叙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到抗战之前的早期历史——这段往往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峥嵘岁月。

从篇章结构看,全书从平面到立体,将中共早期历史放在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苏联和共产国际、日本昭和军阀四方力量相互博弈的大背景下徐徐展开。四方力量中的大多数当事者均已作古,成为历史人物。四方力量曾经的干戈玉帛、恩怨情仇,也已成为历史上的过往烟云。没有了党派之争,门户之限,历史的笔触更加客观冷静。共产国际把绝大部分军事援助给了国民党而非共产党,陈独秀、李立三、毛泽东三位领袖均曾着力于让中共独立于共产国际。日本法西斯理论鼻祖北一辉在上海的亭子间里潜心苦读,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与日本军国主义的荒谬嫁接。共产党内有“朱(德)毛(泽东)”之称,国民党内有“蒋(介石)何(应钦)”并提,国军内部也有大批文韬武略的贤臣能人。正是在南昌起义的主力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中,走出了共和国的8位元帅和6位大将。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成为众矢之的的李德,其实却并非所谓“共产国际的代表”……金一南在书中以前苏联、我国解密的国家档案为蓝本,以历史当事人的回忆录、日记为验证,大量使用作者本人实地采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读了之后怎不让人耳目一新,连呼过瘾?

从叙述方式看,全书不拘于一时一事,往往横向有对比,纵向有勾连,在描述众多历史人物时往往对其结局有一两句精当补叙,显示出作者娴熟的史学功底。1935年攻入瑞金的是前共产党员李默庵和宋希濂,1949年最先解放南京的则是前国民党将领吴化文。李默庵后来战败投诚举家移民,宋希濂则在大渡河被解放军包围生俘。1934年,王耀武围攻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一万多人的红军仅有粟裕率领400余人成功突围。14年后,粟裕指挥32万人攻打济南战役,守城的却恰恰正是王耀武,最终被兵败活捉。长征中率部对红军穷追不舍的吴奇伟,对共产党恨不能赶尽杀绝。又是这个吴奇伟,1949101日却站在北京观礼台上,庆祝新中国诞生。……全书描述了历史上众多惊人的巧合,谁能说巧合背后不蕴涵着历史的规律呢?

说它是一本奇书,更是因为它烛照历史,针砭现实,展望未来中国的科学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它浓墨重彩地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狂飙史诗。

“从苦难到辉煌”,是贯穿全书的主线。和俄国沙皇对布尔什维克党人的多次流放相比,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屠杀堪称全世界顶尖的白色恐怖。从中山舰事件到“四一二”反革命事变,从皖南事变到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蒋介石每每突然举起屠刀,数以百万计的有志青年被杀害,大批中共早期优秀领导者倒在血泊中。中国共产党人所曾承受的苦难,是承平日久的现代人所无法想像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困境中那种忘我的牺牲精神,也恐怕是不少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现代人所难以理解的。仅以强占安顺场的17位勇士和飞夺泸定桥的22位英雄为例,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没有活到胜利,更无一人成为党、国家和军队的领导人,有的甚至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是他们历尽苦难,而我们最终获得辉煌。金一南说:“真正的英雄具有那种深刻的悲剧意味:播种,但不参与收获”、“今天为中华民族复兴默默工作与坚忍奋斗的人们,必能从我们的过去吸收丰富的营养。”诚哉斯言!

“高扬信仰的旗帜”,是升华全书的主题。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曾经指出,支配人类社会的力量先后有暴力、财富和知识。金一南则引领我们思考,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力量是不可抹杀的,那就是信仰。当中国共产党在浙江嘉兴红船上通过党纲时候,全国不过区区50余名党员,二十八年后她就一举在世界东方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南昌起义失败后仅剩800人,一门迫击炮和四挺轻重机关枪就是全部的家当,二十二年后它则成为摧枯拉朽、席卷江南的百万雄师。因为心中怀有信仰和理想,即使在最艰苦卓越的时期,仍有一大批共产党人不为钱、不为官、不怕苦、不怕死,前赴后继;仍有无数人民群众送米面、送棉被、送丈夫、送儿郎,奋勇支前。他们的气节让敌人为之胆寒,为之刻骨铭心,他们的纯真让现代人为之感动,为之肃然动容。六十年的经济发展,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让不少中国人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是,物质生活改善后国民人文素养就自然提升了吗,钱包鼓起来就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了吗?信仰,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让未来中国真正挺起民族的脊梁,沿着探索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这,应该是这本奇书真正发人深省的实质和精髓。

 

分享到: